最近国际新闻里,有个事情挺热的,就是韩国被美国逼着表态。美国大哥对韩国小弟说:喂,要是以后在台湾海峡或者对中国的事儿上出了乱子,你可得帮着我们干架。这可不是小事儿,说白了,就是逼着韩国在中美之间二选一,选边站队。韩国国内,甚至国际上,都有人在担心:韩国要是继续这么左右不是,态度模模糊糊的,会不会落得跟印度一个下场?
为啥这么说呢?因为就在前不久,美国就对印度下手了。美国想让印度疏远俄罗斯,别跟金砖组织那么近乎。印度呢?硬气,没听招呼。结果美国急了,直接给印度输美的商品加了25%的惩罚性关税!这可是真金白银地割肉啊。印度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——不按美国意思来,是要挨罚的。
那美国是怎么逼韩国的呢?手段不少:
首先,军事上使劲绑。美韩本来有个《共同防御条约》,以前是主要防着北边的邻居朝鲜的。现在美国想把这条约的地盘扩大,整个印太地区(包括台湾海峡)都算进去。意思就是,万一将来台湾或者南海那块儿有事,韩国也得跟着出兵。美国在韩国的军事基地甚至还部署了新武器,目标指向谁?大家心知肚明。这架势,就是想拉着韩国加入一个美国在亚洲搞的小北约,专门针对中国的。
其次,经济上狠敲打:特朗普那边放出话来,嫌韩国军费掏少了,非要人家把军费开支从GDP的2.3%提到5%去!这对韩国经济负担可不小。更狠的是,还用关税吓唬韩国:你不跟着我一起打压中国产业,尤其是那造船业,我就也给你加钱,25%关税!这不就是拿钱袋子逼你就范吗?想想韩国可是靠出口吃饭的。
最后,政治上搞暗箭:美国国会也没闲着,弄了好几十个跟台湾有关的议案,说白了就是想动摇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国际共识。而且还借韩国国内一些人,整了跟中国关系不错的前总统文在寅,这就是杀鸡给/p>
美国这边步步紧逼,但韩国也怕啊,怕的是啥?一怕北边的邻居搞事情,二怕中国的怒火!韩国心里跟明镜似的:自己的安全得靠美国的保护伞;可自家的钱包,跟中国做生意赚得盆满钵满。中国可是占了韩国快四分之一的贸易额,特别是造手机芯片的那些大厂,像三星、SK海力士,他们那些重要的原料,一大半都指望从中国进货呢。要是被美国硬逼着跟中国脱钩断链,这些厂子生产线可能直接熄火。
所以韩国总统李在明也很为难,他搞了个实用外交,说白了就是两边都不想得罪:北边局势得缓和点,比如减少对骂广播,甚至邀请那边来参加国际会议,这样韩国对美国的依赖性也能降低点;至于台海这么烫手的话题,那是小韩能够掺和的吗?自然能不提就不提。同时呢,也对美国表示点诚意,比如给美国造船厂投资点钱,希望能花钱消灾,让美国在关税上高抬贵手。
韩国的老百姓和不少官员都看得清楚,超过六成的人都不愿意被拖进中美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里去。有学者形容韩国像条夹在中美两条大鲸鱼中间的小虾米——两边打起来,随便翻个身就可能把韩国给压碎了!历史教训也很深刻,2017年那次萨德导弹危机,韩国因为部署了美国导弹,被中国狠狠制裁了一波,损失了750亿人民币,连超市巨头乐天都直接垮了。这事儿,韩国人记得真真的。
更何况,中国对韩国却是态度非常真诚,王毅外长跟韩国外长通电话时说得明白:中韩关系要稳当点、能持久、好预测,别动不动就变卦;要有自己的主见,别真当美国的小跟班;做生意要双赢,别搞什么脱钩。你看看都是为韩国着想,都是为中韩关系着想,都是为两国利益着想。
所以啊,韩国现在走的这条路虽然看着险——左右摇摆,态度不明——但其实是它在这种夹缝里求生存的法子。韩国总统李在明完全倒向美国的可能性不高,因为这根本不合韩国的国家利益,想想他的前任尹锡悦,那会儿可是够激进,搞什么炮击三八线,主动招惹北边,就想把韩国彻底绑上美国的战车,幸亏后来在野党给摁住了。李在明明显不想走那条韩版泽连斯基的绝路。
总的来看,韩国现在很努力地想在两巨头之间保持独立,不想当谁的小跟班,美国对印度那招杀鸡儆猴的确吓人,但韩国和印度情况不同,美国也不敢轻易把韩国往死里整,那会坏了它在亚洲整个大局。所以韩国目前这种小心又模糊的态度,可能恰恰是自保的最优解。
举报/反馈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